沂蒙精神——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更新时间:2022-10-09
浏览次数:11773

  《沂蒙山》这部歌剧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塑造了沂蒙英雄群像,讴歌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当时伟大的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在这里,有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

  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当婉转悠扬的旋律响起,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到沂蒙革命老区。从1938年到1949年,在长达12年的沂蒙革命斗争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奋勇支前,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1939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转战来到东兴庄,看到这里地势险峻,决定驻扎于此,指挥抗战,并将帅帐安在共产党员王换于家。当时一起来的还有27个抗战将士的子女,最小的才刚出生3天。身为党员的王换于先说服了儿媳、弟媳,抚养了七个孩子,乡亲们在这样的感召下,不到五天,27个孩子全被妥善安置。王换于将奶水全部给了烈士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却吃的是粗粮,自己家的孩子饿的又哭又闹,但是当时的环境,当娘的只能狠下心来,不给自己家的孩子吃。王换于历尽艰辛,在她简陋的院落里,拼命的保护八路军的孩子们,也因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沂蒙母亲”。

  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党用生命选择了为人民,人民用生命选择了跟党走。

  沂蒙女性用坚韧写就了一首首保家卫国的赞歌。临沂蒙阴县尹庄村的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妇女为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后方支援。当时,村里的男性都上了前线,就连六七十岁的老汉,都拄着木棍给部队带路。“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妇女为前线的战士们烙煎饼15万斤,除此之外,她们还看护伤员,运筹军粮、草料、弹药,拆洗军衣8500余件,缝制军鞋超过500双。如今,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造就了这方热土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

  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沂蒙精神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学习、传承、践行沂蒙精神,共同汇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文 同晟路桥 朱延男 编辑 周子琪)

推荐新闻